手机浏览中华门窗网2019-07-31 浏览数:
第23届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(CHIMA2019)期间,“达实久信专场论坛--智慧手术部建设创新与实践”邀请到中国人民***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刘敏超主任作题为《手术室信息的特征和未来发展》的专题分享。
第23届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(CHIMA2019)期间,“达实久信专场论坛--智慧手术部建设创新与实践”邀请到中国人民***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刘敏超主任作题为《手术室信息的特征和未来发展》的专题分享。
(图片来源:达实智能家居公众号,侵删)
以下内容根据刘敏超主任演讲实录整理:
大家好!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来跟大家做个小小的交流。今天我要讲的东西其实很简单,就是我个人对数字化手术室的一些理解和认识。
我一直在想,大家现在讲手术室,数字化手术室或者叫做数字化手术部,到底怎么去看它的信息化?我们平时说一体化手术室也好,或数字化手术室也好,它包含的并不是单个的系统。平常的这些信息系统,比如说我们的电子病历,我们的门诊收费,我们的医生站,这些信息系统它的目标很单一,而且它处理的业务是一个独立的业务,但是我们讲的数字化手术室,它是一个场所,是整个数字化手术室这一系列的信息化软件的集合。
我们怎么来理解它呢? 我想用这么一段话,这是我自己总结的:通过一系列的信息系统来刻画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场所,这个场所高度的精密,高度的专业,而且这个场所,它要能够感知到在这个里面所发生的这些活动,并且能够对这些活动进行支撑和监督。不管是复合手术室,还是一个简单的手术室,它里面的这些信息系统,要能够感知在这个场所里面所进行的这些手术活动,包括里面的人,里面的物品,里面的手术的进展状况,还包括手术室外面的患者。所以对手术室的信息化,它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一个单独的软件,它是一系列的软件组合起来的。
所以说数字化手术室要想把它做得很好,要想做得很成功,我觉得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这些系统能不能够相互配合,在这种配合之下,能不能够感知到我们在这个场所里面所进行的活动,并且对这些活动也能进行管理和支持。
比如说数字化手术室的信息系统,能够感知到下一场是什么手术?谁来做?预计多长时间?在手术的过程中,要给手术的操作者展示什么信息,要给他怎样的辅助决策支持的建议,例如:他的手术包,需要的输血量,要用什么药品等等这些内容,我们的信息系统都要能够感知,并且能够准备好,我想这就是去理解数字化手术室他们将来要发展的一个特点。
其实有个小小的类比,手术室的信息化可以说是一个缩小了的医院的信息化;你看我们医院的信息化,医院也是一个场所,是一个机构,它有大量的信息系统在这里面做支撑,其实我们的手术室也是一样的,只不过它更简单,而且这里面很多的东西,包括人、财、物、设备也并不是全部都在手术室内部来发生,手术室只是用到了其中的一个阶段。所以,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手术室的信息化。
我们现在已经用到了一些系统,比如说手术申请、手术过程的监控、手术的质控、绩效、计费;还有鞋子、衣服、人的行动轨迹;护士排班、麻醉师排班、医生排班,还有消毒包的管理、手术器械的管理、机器人的管理等等,都需要信息系统去支持。但是这么多的信息系统,我们一家能做吗?不行。达实久信公司在这,我想要问他能不能都做,他肯定回答不能,如果说他能做,肯定就是在那里说大话,因为这里面涉及的面太广了。那么这就是手术室信息化的第一个特征,它一定是一个信息系统的综合体。
正因为它是一个综合体,所以它的第二个特征就一定是要协同。我们知道为什么手术室这么的重要,为什么手术室的管理这么的难,对信息化的要求会这么的迫切。我觉得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是它要协同。
为什么要协同?因为需要把好几方面的因素粘合在一起,完成一个高难度的、高技术的、高精度的活动。这里面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协同,我们有医生、护士,其中医生分了好几类,护士也分了好几类,比如巡回护士、专门管药品的护士、专门管器械的护士等等;另外还有麻醉师,以及一些别的人员。人和人之间的协同,怎么样去做,怎么样通过信息系统去协调、去处理。
还有设备的协同,包括呼吸机、血氧监测的仪器,术中的核磁、CT等等这样的一些设备,怎么样通过信息系统把它们联合起来,协同起来。还有物品的协同,包括耗材、一次性器械、纱布、药品、血液等等这样的一些物品,它们也要通过信息系统管起来。
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手术示教,还有跟手术室外面的协同,尤其是现在的手术越来越开放,比如在北京做的一例手术,指导的专家可能在美国或者在欧洲,可能在非洲还有一帮的学生在那里观摩等等。像这样的一些特征,要求我们手术室信息化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一定要协同。这么多的系统放在一起,一定要能够把它们协同好,相互之间能够感知。
这些系统要能够感知:什么人来做这个手术,他有什么个性,或者需求。比如说某个骨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,他可能喜欢听听轻音乐,我们的系统要能够去感知它,能够个性化的去定制;他需要用血,系统要给他评估手术大概会需要多少的血量。像我们301就有一个人工智能的小系统,它能够针对不同的手术给出用血推荐值。那么用血的过程中,如果血不够了,又要怎么去处理等等,这些都需要信息系统去协同。
所以说手术室,我觉得它的信息化最突出的这两个特征,一个是协同,一个是汇集。那么现状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?
第一个,整体的规划是缺失的。这个也可以理解。刚才大家也看到了,这么多的信息系统并不是由一家公司来研发的。医院实际上也没有对手术室的信息化做一个统一的规划,他可能是看到哪家的做的好,就拿过来用;这样就导致了整个手术室的信息化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。我们经常讲医院要做信息化规划,三年、五年之类的,它有一个统一的规划;但是我们手术室的信息化其实同样也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划,也要有一个发展的计划,也要能够去规划它们之间怎么样协同发展。
第二个,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协同性,缺乏标准。系统之间怎么去通讯?设备和软件之间怎么去通讯?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信息?什么时候传信息?传递信息是字符型的、还是整数型的、还是自由文本、还是一个影像数据?等等,这些都没有标准。所以这导致现在很多的厂商在做系统的时候,可能会觉得很困难,和别的厂商协调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障碍。我想咱们达实久信在这方面应该有体会。也是因为这种情况,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手术室标准的制定,也就是想把这方面的工作能够推动起来,做一个团体的标准,能够把手术室里的系统和系统之间的标准能够规划一下。
第三个就是说,在手术的过程中,在临床决策支持这一块,我觉得信息化提供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,当然这很难。比如手术之前能不能够给出模拟的手术场景,能不能够给出肿瘤预估的形状以及需要切除的形状大小,告诉医生采用何种术式等等,所有这些东西,我们也希望能够有信息化的手段,能给我们的医生提供帮助,但是实际上这一块很难,也是个空白。
第四个就是我们手术部设备的智能化程度,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的,或者说还远远不能够满足我们手术医生的一些实际需求。比如说药品的传送、器械设备的传送,能不能通过自动化机器人来完成?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巡回护士给省下来了?这一块实际上有很多的发展,但是目前还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。
这几个方面是现状,那么它未来发展目标其实就是针对刚才那四个问题的。手术最终的发展目标,它一定是追求安全、高效和高质。
安全,为什么?安全能够给病人带来直接的利益,也给医院规避了风险,这是手术信息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。这里面也涉及到方方面面。实际上在手术过程中,每一个环节都跟安全有关,比如说患者信息的核对,进手术室的时候,需要报病人的名字确认一下;手术部位的标记,左腿的手术,会不会划到右腿上去等等。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,梁启超原来在协和医院做一个切除肾脏的手术,他本来是应该切右边的,结果把左边好的切掉了。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大家可以去查。就是说像这样的,都是手术信息化非常关注的点。
第二个是高效。我们也知道现在建一个手术室是成本很高的,所以它的资源是很宝贵的;而且手术医生的时间也很宝贵,所以怎么能快速的让医生把这个手术做完,实际上是直接给医院带来了效益。我看了一个报道说一个医院建数字化手术室之后,整个的医院的效率提高了8%。我想对于一个年收入几十个亿的医院,它的效率提高8%,这一下不得了。所以说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达到“高效”这个目标,也是医院比较关注的。
最后就是高质。手术的质量要高,我就说切除某个部位的肿瘤,原来医生根据经验,保险起见要切除三分之一,通过手术模拟和计算只需要切除四分之一就行了等等,类似这些事情都是信息化需要考虑的。
未来的发展,根据刚才的目标,其实就两个,第一个是集成更标准化,更智能化,更人性化,也更傻瓜化。这里面我们讲到了操作要简单,前面达实久信讲了用语音来控制,那就是让操控更加的简单了,把双手解放出来了。将来还可能用体感,医生都不说话了,只做一个动作、一个手势、甚至一个眼神,系统就能够按照要求去展示,比如说医生一进手术室,他喜欢什么样的显示风格,喜欢什么样的颜色,什么样的音乐,手术室能够通过信息系统,能够自动匹配这些个性化的设置,营造一个医生熟悉的环境。让系统的操控更加的简单,更加的流畅,更加的人性化,这是将来数字化手术室需要去追求的一个目标。
第二个一定是智能,一定要走向智能。这里不单是感知上很智能,数据采集的手段也需要很智能,我们现在大量的可穿戴设备和可植入式设备,能够让信息采集更加的智能,信息的展示也更个性化。我知道每个医院都在讲360视图,360视图一定很好吗?
我跟医生沟通过,有些医生说你一下子把所有东西都推给我,我不需要,我就需要其中的什么什么这么一点点。所以说你要展示他需要的。有的时候你展示的越多,反而是一种干扰、一种浪费,反而会造成不安全。所以说怎么让展示更加的智能,做一个肝切除手术和做一个脾脏结节的手术,可能你要展示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。
怎么让展示信息更加的个性化、更加的专业化、专科化、专病化,这也是我们将来要追求的。这里面当然会涉及到大量的新技术,云计算、边缘计算、大数据,这样的技术都会用到。
这是手术室的两个未来发展。当然手术室信息化还会往其他的方面也会有一些变化,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两个未来的方向,一个是集成的简化,另外一个就是高度的智能。
这是我的个人理解。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其实也就这么多,谢谢大家。
(文章来源:达实智能家居公众号,侵删)
本文二维码
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微信公众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门窗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门窗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门窗产品知识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本文地址:https://chn-das.chinamenwang.com/news/itemid-425361.shtml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Array
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...
公司名称: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
E-mail:szdas@chn-das.com
免费加盟热线: